赵城隍两人将手中拎着的食盒放在石桌上,赵城隍问道“不知先生这两月仙游去了哪里?”

    莫尘摆了摆手,道“只是到了西边的一座山头,静坐了两月,算是有所收获吧。”

    赵城隍二人闻言一惊,在他们的认知中,如莫先生这种深不可测的大能,口里的说的有所收获必然是又悟到了什么神异的妙法。

    “听闻先生回来,我二人便从四海楼买了些吃食,来为先生接风洗尘。”土地公道。

    莫尘闻言,心中一乐,这也正和他的心意,他神游天地之后,心中感悟颇多,再加上推衍道法之时,亦是觉得有许多不解之处,正想着找个时间与赵城隍和土地公二人探讨一番,没想到两人便找上了门。

    三人落座,赵城隍两人打开带来的食盒,拿出五盘菜肴,莫尘将今日杜明送来的酒打开,斟满三个酒杯,三人边吃边聊。

    莫尘有意将话题往修炼上面引导,赵城隍两人也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,一时间,一股玄妙道韵开始在小院汇聚。

    许久之后,赵城隍突然道“莫先生,在下有一事不解,还请先生能够教我。”

    莫尘将杯中酒水饮尽,开口道“城隍大人请讲。”

    赵城隍沉吟片刻,道“在下修炼已有六百载,大概五百年前察觉修炼遭遇瓶颈,无论如何也无法再进一步,当年正逢安溪县城隍陨落,恶鬼作乱,在下便托梦于当时的本县县令,让其为我修庙宇,铸金身,享受香火,踏入神道,以神道辅助我破除桎梏。”

    “初入神道之时确实修为突飞猛进,然,越往后修为则越难提高,直到五十年前,一身修为再无寸进,敢问莫先生,这是为何?”

    说完话,赵城隍便站起身来,朝着莫尘深鞠一躬,而莫尘听到赵城隍此问,则皱眉深思,沉默不语,土地公却也是一脸期待的看着他,实话讲,他也有这方面的疑惑,只是自我感觉与莫尘还不是太熟络,没好意思问罢了。

    莫尘虽说在《仙道志》上曾看到过关于修神道的一些记载,可上面并没有细说,所以他对这种事请也不甚了解,可赵城隍既然问了,他不说上两句,似乎也不太好。

    思考片刻,莫尘抬起头,看向赵城隍,打破了这短暂的宁静,开口问道“城隍大人觉得修神道后比之修神道前有什么区别?”

    赵城隍闻言,抬起头,组织了一下措辞,道“修神道前,在下每日苦修,不断感悟大道之所在,以期早日成就鬼仙之位,修神道后,每日被香火供奉,自有一股愿力加身,所思所悟比之前又有所不同,虽觉道已不远,可每有所感,却又觉咫尺天涯,不可触摸。”

    莫尘笑而不语,起身回屋子里取出纸墨笔砚,赵城隍二人见状,急忙将桌子上的酒菜收走,莫尘看着赵城隍,开口道“今日莫某送城隍大人一副字,能悟到多少,还看大人自己的了。”

    说完话,铺好宣纸,毛笔蘸墨,运起一点玄黄气,使出敕书法令的神通,龙飞凤舞,写下二十个大字。

    【天之道,损有余而补不足;人之道,损不足而奉有余。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