章本硕既没肯定,也没否定,只是静静地听,偶尔点点头。

    “章老师,我最早对你产生兴趣,是从阳光心理的培训教材开始。剔除掉一本合同模板,你一共写了十五本内部培训教材,六本小册子,三本咨询心得体会。培训教材和咨询指导行为准则的册子写的很好,内容详细,理论扎实,中规中矩,没什么出采的地方,也没有什么值得挑剔的。除了没能跟上这几年心理学研究的最新发展,没什么可以指摘的。而且这也不能怪你,毕竟那时你都离开阳光心理了。让我来写,我也不可能写的比你好,顶多增加一些心理研究实验的内容。”

    “不过真正吸引我眼球的是你那三本咨询心得。我通宵了一晚看完,看完后就一直有个问题想问你,也想问王总。”

    “什么问题?”章本硕真觉得自己可能走不了了,张一帆对他的好奇心实在是太重了。

    “王总为什么要开除你?像你这么好的咨询师,不管去哪个机构都会有人抢着要。王总不可能看不到你的实力。”

    “这句话你不觉得去问王老师更快吗?”章本硕说。

    “我问过,可是他不说。所以我来找你。”张一帆脸上的笑意更多了,都快滴下来,“不过,我又改变主意了,我对你的另外一个问题更感兴趣。”

    “什么事?”章本硕看着张一帆头边的空气,终于来了。

    “你的眼睛。”

    “我的眼睛?”

    “对。我在实验室里做过眼动研究,还曾跟随我的导师将这一技术应用于临床治疗。章老师,你的眼动轨迹很有意思。”

    “怎么说?”

    “虽然没用专门的眼动仪测试过,但根据我个人的观察,结合以前眼动研究的经验,我总结出以下三点,你看对不对。”

    “第一,你的目光常落在人的头侧,位置不定,看我时常会落在鬓角位置,你和我工作这段时间,有视线接触的一共一百三十四次,除去距离过远,和有障碍物的二十四次,总共一百一十次中,你有二十四次注视我的鬓角,正负偏差在10-50内,落点极有可能在我鬓角旁的空气上。我假意用手拢鬓角,就是为了确认你的目光落点以及注意力焦点。一共十五次,为了避免引起你的注意,干扰实验效果,特意分散开来,结果还是被你发现,假意看月亮,引起我的反射行为,自动举手拢鬓角。”

    章本硕微笑点头,别的不说,张一帆动不动观察他人,收集数据的习惯会惹人厌,但这么坦诚也算弥补回来。

    “第二,在关注某一特定人物时,比如说李双,你会闭上左眼,只留右眼,瞳孔焦点移到右上方,凝视时间在零点几秒内。然后再张开左眼。由于速度太快,一般人看到会以为是眨左眼。这一特征行为出现次数不多,人数较多,或要集中注意力在某一人身上时,常会出现。”

    “第三,还是回到拢鬓角的问题上,我用手拢鬓角有两个目的,一是测试你的目光落点位置,是在我身上,还是在身周空气。二是用手部动作确定一个问题,我身边有什么东西你能看到吗?如果没有东西,为什么我手放到鬓角位置时,你的瞳孔会放大?人无法像控制手脚一样,随意控制自己的瞳孔大小,你是对我头边的什么东西感兴趣吗?”

    章本硕没说话,还是微笑看着张一帆,要揭底牌了吗?这种心理学研究狂一旦对某个人、某个现象感兴趣,还真会钻下去,刨根问底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