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个假期最受关注的两部电影,一部是主旋律战争大片,另一部就是《药神》。

    在预售期间,这两部电影的票房相差不大,一个1.71亿,一个1.54亿,《药神》还要略微落后。

    这个成绩能理解,预售就是开盲盒,对方是大场面有优势,而且票价定得更贵。

    这种高手对决的竞争场面,虽然会损失一些观众,但也不是没有好处,几个大公司一起宣发,能拉动整个电影大盘。

    如果同期电影大片不少,关注度普遍会拉高,这也是各个假期哪怕挤破头也有一堆电影抢着上映的原因。

    如果同期一堆烂片,除非出了一部神片,要不然没人会专门去看菜鸡互啄,那些6-7分的电影也会受到影响。

    首映之后,那部战争大片口碑飞速向下俯冲。不要求你拍《大决战》那种艺术品,那也不能侮辱观众智商,把我们拍成只知道填人命的愣头青。

    而且宣传时说是大成本大场面,票价还比《药神》贵10块,现在完全没看出来特效用在哪了。

    该五毛还是五毛,完全没把观众当外人。

    这一下子就把《药神》衬托得眉清目秀了起来。

    林夏只好再次含泪感谢同行衬托。

    《药神》第一天的评价一出,好倒是挺好的,但仔细一看,怎么那么怪?

    影评人在那里大谈特谈社会意义,观众则是本着自己被骗进来杀,能骗几个就骗几个的精神,开始到处口胡。

    比如玉总和他的老同学,两个人简直把《药神》吹成了能记入影史的绝世喜剧,不看就错过了一个亿。

    【快来看《药神》,笑得我肚子疼。】

    【你的一个举动可能会改变别人一生→酒吧领班从此爱上了钢管舞。】

    【别说,他跳得还挺不错。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