她看着眼前上好的大吉岭红茶,又想起了林夏在学校请自己喝的那一杯奶茶。

    在很小的时候,她就注意到了林夏,两个人年龄相仿,又都是少年天才,各种比赛上总是会遇到,也总会被拿来比较,可是她从没有赢过林夏。

    最好的一次,是在十二岁那年的小柴赛上,她们两个人并列金奖。

    但陈星语也认为那次是自己输了。

    她比林夏要大两岁,两年的练习时间对成人可能不算什么,但对于小孩子来说可太关键了。

    后来,林夏十七岁就成了华夏最年轻的帕格尼尼金奖得主,而陈星语在那一年,铜奖都没有拿到。

    这次,陈星语又一次进入到帕格尼尼大赛的半决赛。她的压力很大,久违地竟有些紧张了起来。

    她盯着自己拿着茶杯的手,有些微微颤抖。

    像这种大型国际赛事,不能想拉什么就拉什么。主办方往往会指定曲目,或者划定一个选曲范围。

    像她们小时候参加的小柴赛,决赛的指定曲目就是柴可夫斯基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。

    今年帕格尼尼大赛的半决赛要求准备两首奏鸣曲、一首指定的帕格尼尼作品,还有一首自选的炫技曲。

    这首炫技的自选曲目,陈星语准备演奏林夏去年发给她的那首《帕格尼尼偶记》。

    林夏把这首曲子发给她的用意,她猜想,就和帕格尼尼在他创作的随想曲扉页上写着“献给演奏家”是一个道理。

    显然是一种对其他演奏家的挑衅和自傲。

    但陈星语觉得自己能做到,她能把这首高难度的曲子啃下来,光明正大地证明给林夏看。

    不过在开始正式练习之后,她才意识到,要把这首曲子练好很难很难。

    作为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小提琴家,帕格尼尼的曲子难度都很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