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那要看你能将它开发到什么程度吧。”何永民说道。

    “如果可以规模化量产呢?”杜昱问道。

    “杜总,你可知道从实验室复刻到规模化量产要走多久么?”何永民问道。

    “我当然知道,但何主任之前您可曾想过翻译器会横空出世。”杜昱说道。

    何永民一愣,随后微笑着说道:“看起来杜总非常有自信啊。”

    杜昱点点头,说道:“我的发现比棒国的更靠谱,相信不久的将来会从实验室走向商用市场。”

    何永民沉默片刻,随后说道:“如果你真的能实现这个伟大的目标,我相信会有政策上的照顾和倾泻,商业应用问题不大。”

    “有您这句话我就放心多了。”杜昱说道。

    “杜总,本来你也不应该担心这个问题。”何永民说道。

    杜昱连连点头听懂了对方话语中的含义,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,他便把略有些敏感的问题岔开,和对方聊起人工智能的相关话题。

    其实相比常温超导这个课题,何永民对人工智能的开发更有兴趣,也更了解一些。

    两个人对开发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深入交流一番,好在‘李鑫’脑海中的计算机知识还够用可以轻松为对方解惑。

    此次会面二人谈了两个多小时这才宣告结束,何永民临走的时候还对他说期待常温超导材料的试验成功。

    几天后,满怀信心的杜昱行动起来。

    他先是在光明区注册一家星海电气公司,随后便开始着手组建材料实验室。

    继生物科技公司后,杜昱再度出手组建新公司,两个动作让康松杰和唐璐一脸懵逼。打电话询问,这货又是一副神神秘秘的样子,只说为将来布局云云。

    公司注册还在跑流程的时候,他再次来到海城大学找到就业办张主任。

    之前星海生物将这一届的生物系毕业生打包的消息属实炸裂,相对较高的起步薪资让生物系的学生一下子兴奋起来,学习的目的不在是为了转专业,而是期待星海生物下次招聘的时候能够入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