竟然还想复国。
真不知祖先们是怎么教育后代的。
郑军听到手下推荐李培恩,对他产生了极大的兴趣。
“这人的身份,你们已经派人查过了?”
在军营中,郑军穿着像普通士兵一样。
看着他的装扮,没人会猜到,眼前这个人,此刻正掌控着数万叛军的力量。
来报告情况的,正是那个被李培恩邀请经营酒馆的张老板,同时他也是赌场的庄家,是叛军中郑军的重要助手。
他已长时间关注李培恩,将从常州收集到的关于李培恩的情报恭敬地呈给郑军:“大人请看,这就是李培恩的背景。”
他解释说:“起初,我以为他是个只知享乐的富家子弟,想从他身上捞点好处。”
然而,根据李培恩最近的举动,他的看法改变了:“据我们的人调查,李培恩自小就有商业天赋,家中的财富大多是他挣来的,因此家人对他宠爱有加。”
李培恩的形象塑造得非常成功。郑军听了,觉得这很符合他的需求:“这样的人正是我们军队所需要的。”
他对李培恩产生了极大的兴趣:“这样吧,安排我和他会面,看看他是否可靠。如果合适,我军正好缺一位管理财务的官员。”
如果能成功,他们大军的后顾之忧就能解除。“好的,属下立刻安排。”
一天后,老板邀请李培恩去酒楼喝酒,这时李培恩注意到多了一位客人。一眼望去,李培恩便知此人必定在叛军中有特殊地位。
这是因为尽管周围的人都在尽力掩饰,但李培恩还是看穿了他们。所有人都以他为中心。借着饮酒的机会,他与那人交谈,试图试探对方。
“这位兄弟似乎首次相见,感觉你身份非同寻常啊。”
其他人紧张地对视,不明白李培恩为何能察觉。唯有郑军,镇定自若,甚至认为李培恩并未识破他的身份。他觉得李培恩只是因为看出他与众不同,才出言试探。
不错,不错!这样的人绝非单纯的纨绔子弟。既懂得享受生活,又有能力,且机智。不正是黄巾军需要的吗?
真不知祖先们是怎么教育后代的。
郑军听到手下推荐李培恩,对他产生了极大的兴趣。
“这人的身份,你们已经派人查过了?”
在军营中,郑军穿着像普通士兵一样。
看着他的装扮,没人会猜到,眼前这个人,此刻正掌控着数万叛军的力量。
来报告情况的,正是那个被李培恩邀请经营酒馆的张老板,同时他也是赌场的庄家,是叛军中郑军的重要助手。
他已长时间关注李培恩,将从常州收集到的关于李培恩的情报恭敬地呈给郑军:“大人请看,这就是李培恩的背景。”
他解释说:“起初,我以为他是个只知享乐的富家子弟,想从他身上捞点好处。”
然而,根据李培恩最近的举动,他的看法改变了:“据我们的人调查,李培恩自小就有商业天赋,家中的财富大多是他挣来的,因此家人对他宠爱有加。”
李培恩的形象塑造得非常成功。郑军听了,觉得这很符合他的需求:“这样的人正是我们军队所需要的。”
他对李培恩产生了极大的兴趣:“这样吧,安排我和他会面,看看他是否可靠。如果合适,我军正好缺一位管理财务的官员。”
如果能成功,他们大军的后顾之忧就能解除。“好的,属下立刻安排。”
一天后,老板邀请李培恩去酒楼喝酒,这时李培恩注意到多了一位客人。一眼望去,李培恩便知此人必定在叛军中有特殊地位。
这是因为尽管周围的人都在尽力掩饰,但李培恩还是看穿了他们。所有人都以他为中心。借着饮酒的机会,他与那人交谈,试图试探对方。
“这位兄弟似乎首次相见,感觉你身份非同寻常啊。”
其他人紧张地对视,不明白李培恩为何能察觉。唯有郑军,镇定自若,甚至认为李培恩并未识破他的身份。他觉得李培恩只是因为看出他与众不同,才出言试探。
不错,不错!这样的人绝非单纯的纨绔子弟。既懂得享受生活,又有能力,且机智。不正是黄巾军需要的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