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是明军显然没有这样的能力,甚至在西路和北路失利之时,正在北上的东路军队还全然不知,包括坐镇沈阳的主帅杨镐也没做出相应的紧急支援。

      所以在如此差的信息沟通之下,分兵战术完全就是纸上谈兵。

      在将领方面,明朝选择杨镐担任主帅已经算是矬子里面拔高个,但此人志大才疏、心胸狭隘,这两个弱点在萨尔浒之战表现得淋漓尽致。

      他居然在开战之前给努尔哈赤发去战书,约定会战的具体时间,好像生怕后金找不到自己的部队。而且他和东路的刘綎结过梁子,所以杨镐给刘綎筹备了最差的装备和物资。

      带兵将领本身也存在着一些问题。比如被蒙古人称为“步台虎”的杜松,确实有着不错的作战能力,但此人过于贪功。

      他曾代替名将李成梁镇守辽东,经常杀良冒功索要封赏。结果此事遭到文官的弹劾,杜松于是带兵擅自出塞,准备以战功回应所有弹劾。

      结果一顿操作之后仅仅击杀了5名敌人,杜松因此羞愧难当,险些卸甲归田。

      而明朝与后金的这次战役,杜松带领主力部队,终于看到了一雪前耻的机会,于是立功心切,带领部队一路猛进,根本不等后续的支援,结果成为孤军,因没有支援而战死沙场。

      还有南部的主将李如柏,此人是名将李成梁的次子,因其父兄的名声得到了“名将”的称号,但这个称号纯属扯淡。

      他在年轻之时只是一个纨绔子弟,后来跟着父兄立过军功。万历二十三年以养病为由停止休养,直到20多年后的萨尔浒之战才被任命为南部主将。

      他也因此被世人称为“废将”。而杨镐之所以看中李如柏,就是因为李氏家族在辽东地区有着很高的名望。

      结果这些对于战争来说显然没用,李如柏甚至没和后金军队照面就被吓得仓皇而逃。由于太过慌张,还造成了踩踏伤亡。

      努尔哈赤在攻打抚顺之时招降了抚顺的最高长官李永芳,李永芳成为了第一个投降女真的明朝将领。他通过对明朝内部和明朝将领的了解为后金提供了很多重要情报,导致后金对明军的动向了如指掌。

      所以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到,在诸多不利因素之下,明朝在萨尔浒之战注定失败。

      【天启异闻录背后的历史,努尔哈赤的不败神话,居然被一个小小的文官打破了#历史#小知识#历史人物】

      这是《天启异闻录》背后真实的历史背景,虽然没有影视剧那样悬疑诡异,但却展现了一名古代军人的血性。

      在腐朽不堪的朝政之下,文官出身的袁崇焕竟以相当的实力打败了席卷辽东的后金铁骑。那么,《天启异闻录》背后究竟存在着怎样的历史故事?袁崇焕又是如何击退后金大军的?

      近期,期待已久的《天启异闻录》终于上映,但多数观众的评价似乎并不太高。不过,除了这部热剧本身,它的历史背景其实特别精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