赵匡胤觉得自己对弟弟的劝告不可谓不诚恳。

    或许在弟弟听来或许有些威胁的意思。

    但毕竟忠言逆耳利于行,赵匡胤觉得弟弟还是能明白自己良苦用心的。

    虽然从赵普的角度仅仅只能看到晋王那霎时间失去血色发白的面孔。

    嗯,还有那轻微颤栗,抖如筛糠的身体。

    不过后辈又将旧事重提了一次,反倒是让赵匡胤有点不自信了:

    “莫非驴车真能快过马车?”

    “当须一试。”

    【至此,咱们本期的主题便也已聊的差不多了。

    而到了神宗时,锐意变法的王安石深深感觉可堪一用的人才太少,在宋神宗的支持下,王安石主持的“熙宁兴学”也就此开始。

    这些直接给予读书人好处的手段堪称简单粗暴,但也非常有用。

    赵二则是大开科举,无论录取人数、嘉奖荣誉、起授官职、提拔速度,皆远远超过赵大当皇帝的时候。

    太学中的子弟分外舍内舍上舍三等,上舍可以直接授官,内舍可以免礼部考试,外舍可以免地方州府解试。而三舍之间可以通过考试层层晋升。

    王安石的熙宁兴学大概可以看做是范仲淹庆历兴学的补充和完善。

    在这范仲淹的文中不过寥寥数笔,巴陵洞庭盛状和远山长江之景色皆跃然纸上。

    赵匡胤与赵普听着光幕的述说不愿错漏一字。

    但很快,一篇字迹工整的散文映入光幕,让赵匡胤对这文治大成有了一个直观的认知。

    王安石觉得总靠中央拨款也不是个事儿,干脆给地方官学授学田置学官,给学校和学生提供物质保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