仰无愧于天!

      俯不怍于人!

      挽联的内容,评价可谓是极高极高,尤其是每一行的最后一句,更是令人惊叹。

      而比起内容,更重要的,还是手书挽联的落款之人。

      不客气的说,这是对贺宝平这一生的盖棺定论,所谓哀荣,莫过如此!

      安江眼眶湿润,作为家属,与贺思建、方可一道,向送来挽联的人深深的鞠了一躬进行还礼。

      他悲怆,但他也感动,也骄傲,也为自己是贺宝平的家人而自豪。

      他知道,这份哀荣,不是因为贺思建的缘故而来的,对方没必要为了一个贺思建的晚辈做出这样的举动,这一切,是贺宝平自己凭本身凭能力凭奉献挣来的。

      不止是安江,前来默哀之人,也尽皆露出错愕动容之色。

      有了这花圈和挽联,贺宝平离世的排场,那可就是真的大了。

      而且,这也意味着,不久之后,很可能会有向贺宝平同志学习,追思贺宝平同志的一应举措,哀荣之重,可算是罕见了。

      但贺宝平,真的值得如此!

      罹患绝症,却依旧奋战在最艰苦的第一线,鞠躬尽瘁,直至蜡炬成灰。

      如此之官员,让人如何能不钦服,又如何能不值得让人去学习?!

      “逝者已逝,保重身体,节哀。”

      送来花圈挽联之人急忙扶住了方可,温声宽慰一句。

      “贺总,您要节哀,保重身体。”紧跟着,对方又与贺思建握手问好,宽慰了几句。

      继而,对方与安江握了握手,温和道:“节哀!还有,领导让我转达,你在河西的工作做得很好,放心大胆的放手去做,人民谋求发展的心愿是谁都阻拦不了的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