詹流景看着宋槐安和苏曼相谈甚欢的模样,眼底深处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波澜。

    她欣赏苏曼的才华和眼光,也乐于见到宋槐安能遇到真正懂他艺术的人。

    但这种旁若无人的投契,尤其是在这样的场合,由另一个同样优秀的女性展现出来。

    这让她心中那份独占欲,悄然升起。

    宋槐安的才华,应该由她来发掘,由她来呈现给世界。

    这份“知音”之感,似乎来得过于恰到好处,也过于…旁若无人了。

    苏曼显然也完全沉浸在与宋槐安的艺术交流中,眼神中闪烁着发现瑰宝的光芒。

    “宋先生,您的作品中,我能感受到一种强烈的矛盾感。”

    “既有对现实束缚的挣扎,又有对理想自由的无限向往。”

    “那种力量,不是凭空呐喊,而是从克制和隐忍中爆发出来的。”

    “这太难得了,尤其是在您这个年纪。”

    她的话语,精准地剖析了宋槐安创作的核心。

    甚至触及了他失忆前,在陆蓁蓁压抑环境下创作的心境。

    宋槐安心中震动,遇到一个如此懂自己作品的人,确实难得。

    “苏小姐谬赞了,艺术创作很多时候是无意识的流露。”

    “可能我自己都未必能总结得如此清晰。”

    他的谦逊,在苏曼看来,更是才华之外的一种美德。

    “不,宋先生,天才的直觉往往超越理性的分析。”